潜山热线论坛

 找回密码
 注册
潜山征婚网
搜索
楼主: 大个子

潜山和怀宁的《孔雀东南飞》传说

  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1-5-23 14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20# 汪焕文


    4ab831adh7840b6eed49a&690.jpg
发表于 2011-5-23 14:10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21# 汪焕文


    4ab831adh7840b3d1d9a4&690.jpg
发表于 2011-5-23 17:32 | 显示全部楼层
回复 22# 汪焕文

祖父的书 (2011-04-18 22:04:57) 转载

标签: 文化

祖父的书     

   

        我的祖父李硕成是小吏港地区有名的文化人,解放前一直从事中学语文教学,在抗日战争期间,当过怀中分校教导主任,后来又教过多年的“经馆”。祖父淡泊人生,不慕富贵;不置良田,不造华屋。从年轻时起,就将自己的劳动所得致力于藏书,并从事《孔雀东南飞》的研究。我们家乡早有“上会”的习惯,不少人得会后,总是将这一笔巨款购置田产留给儿孙。1934年,祖父得会了,他将得会的1000多块银元,从安庆购来了十几车书,经、史、子、集无所不有。有不少是由一个一个大木箱分装的丛书,如《汉魏丛书》、《文渊楼丛书》、《诸子集成》。一部明隆庆四年校刊的二十四史,分装于两个书箱内,大约有好几百本。祖父藏书不乏珍本,如《惜抱轩全集》的初版刻本;《韩昌黎集》系明徐时泰刻印的40卷大字本。这些繁体竖写的线装书,部分书由洁白的宣纸印刷而成,帧装雅致,厚实大方,即使不读,仅仅抚摸着或者看上几眼也是一种高级享受。

        祖父特别爱书。他要我们看书前一定要洗手,更不容许我们用手指沾口水翻书。每年的梅雨季节,祖父总是要我和父亲将它搬出来见见阳光,晒晒蛀虫。有的书封面坏了,祖父便用牛皮纸重新装上封面,再用线装订好。因为是线装本,在书橱里平行放置,祖父便在每本书的底端,用毛笔端端正正地写上书名,查找起来十分方便。

        土地改革时,因为祖父名气太大,又是读书人,而被划入另册。但是又由于祖父终生从事教育工作,人缘好,土改工作队进村时,得知我家除了两房子古书,别无它物,也就没有将祖父当作阶级敌人看待,反而让祖父当上了县政协委员,这些古书也被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。1966年“文革”火起,年幼无知的造反派娃娃,按照当时的舆论导向,认定保存这些东西是封、资、修,是因为想变天。质问我:“你祖父抄什么孔雀东南飞,为什么不抄‘毛选’?孔雀‘东南’飞,那不是飞到台湾去了吗?你祖父为什么不让孔雀飞向北京?你李智海肯定是美蒋特务,反动透顶。”他们将书搬到村前,淋上煤油付之一炬。幸亏,我的祖父在1962年去逝,老人如果健在,看着他终生节衣缩食购来的珍贵古书,在烈火中化为灰烬,他会嚎啕大哭,甚至会与红卫兵拼上一条老命的。

        祖父除了藏书,还写了书。他执教之余,毕生从事先秦文学研究,和名诗《孔雀东南飞》的考证工作,著述甚丰。在早年的《国粹学报》上,发表过不少关于《孔雀东南飞》和《老子》、《庄子》的研究文字。祖父从40岁起,即着手于《庄子通义》、《扬子法言》、《老子疏证》、《周易我见》等书的写作。文稿写在大八开毛边纸装订的本子上,祖父不分日夜地在方格内写着。书稿用毛笔竖写,由于在双页内插有格子纸,写出的文稿看起来整齐划一,大小一致;字又写得一笔不苟,看起来很是漂亮。

        这几部书稿,祖父修改又誊清,誊清又修改,已经是六易其稿了。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由于历史的原因,祖父停止了写作。祖父的《庄子通义》和关于《孔雀东南飞》的考证文章,我曾寄给前安大教授、叔父的朋友刘天予先生看过,1957年我在合肥读书时,又请张涤华教授和李吉行教授过目,他们都认为很有价值,可以出版问世。祖父的全部手稿,我一度装在一个特置的木箱内带在身边。后来考虑到放在学校不安全,便将木箱带回家中。到“文革”火起,被造反派娃娃们当作“伤天害理”的大毒草而将其消灭。祖父如果从冥冥中醒来,他会捶胸顿足,仰天长嚎的!

        装祖父著作的木箱,至今还留在了我的书房,而书却没有了;文革中被我偷偷保存下来的百余本线装书,如今也摆在我的书架上。我做过许多梦,多次梦到祖父的书失而复得。每当祖父的学生问到祖父的书,著的书和藏的书,我总是避而不谈,以免引起阵阵心疼。特别是祖父抄的书和著的书,如果我带在身边,也许不会丢失。我愧对祖父。想起祖父的书,我常常牵肠绞肚,心焉如捣。我在出版《小吏港随笔》时,本来打算在书的扉页写上“谨以此书献给我亲爱的祖父李硕成”,终因我无法了却小吏港乡亲父老对我家族太浓的情和太多的关爱,我才写上“谨以此书献给故乡小吏港的乡亲父老”这样的话。

祖父藏书的被焚,使我痛惜;祖父著作的丢失,成了我今生永恒的心病。如今,孔雀东南飞文化园面貌一新,《孔雀东南飞》研究后继有人,祖父是可以欣慰的了。



发表于 2011-5-23 17:5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汪焕文 于 2011-5-23 17:57 编辑

74e9858an769afab97579&690.jpg
《祖父的书》作者李智海(右)与青年画家王四清合影
发表于 2011-5-25 19:26 | 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汪焕文 于 2011-5-25 19:29 编辑

74e9858ana20ddf37fb5a&690.jpg
夏明远教授给李智海的赠画:故乡情
发表于 2011-5-27 08:08 | 显示全部楼层

读李智海先生《祖父的书》

本帖最后由 汪焕文 于 2011-6-1 07:31 编辑

有书真宝贵
无愧大丈夫
发表于 2011-5-27 14:30 | 显示全部楼层
汪先生说得有理!潜怀自古一家人!
发表于 2011-5-28 07:28 | 显示全部楼层

,转载《孔雀东南飞》兰芝与焦仲卿故里概况

本帖最后由 汪焕文 于 2011-5-28 18:32 编辑

孔雀东南飞》──之兰芝焦仲卿故里概况
   
    《孔雀东南飞》故事主人公刘兰芝的家乡在今安徽省怀宁县小市镇,皖水东岸。这座古镇原来叫小市港,又叫小吏港,或称焦吏港。据《怀宁县志》记载:“小吏港,以汉庐江小吏焦仲卿得名。”小市镇不大,镇内有一条逼窄的老街,街上是光滑的石板路,两旁房屋青砖黑瓦,飞檐翘角,古风犹存。

    汉时,小吏港、刘家山、焦家园同是庐江郡辖地;如今的小吏港、刘家山属怀宁县,焦家园属潜山县。小吏港镇东有一处山岗,名曰:“花山”。“两家求合葬,合葬华山旁”。焦仲卿、刘兰芝就合葬在花山上。焦刘合葬墓,当地群众称为“孔雀坟”,二十世纪八十年代,怀宁县人民政府对此墓进行了修缮,用大理石制作了墓碑,碑文正面为:“汉焦仲卿刘兰芝之墓”。此墓为象征式纪念墓,真正的坟墓已陷落在该坟的下面。

    解放前,此地古木森森,杂花生树,群莺乱飞,春冬两季常有人焚香化纸祭奠以示悼念。上世纪三十年代初期,在焦刘合葬墓前,还存有用古青砖雕刻的墓碑一块,焦仲卿和刘兰芝的名字依稀可见。墓碑两侧,植有两株合抱的松柏,遒劲挺拔,枝桠相拥而长,枝枝相连,寓意“枝枝相覆盖,叶叶相交通”。

    墓东南一华里处,有一个村庄名叫刘家山,相传就是刘兰芝的故里,是刘兰芝娘家所在地。据当地人说,村前原有一口池塘,叫月形塘,相传刘兰芝就是在这口池塘中殉情自尽的。后来,人们为了纪念兰芝,便把那口池塘改叫了“兰芝塘”。塘中有一口井,相传刘兰芝做姑娘时,多在此井汲水,井水清澈甘甜,兰芝死后,井水变苦,无法饮用,故名“苦水井”,当地的百姓视井如神,逢年过节,烧香以祭。可惜解放后移山造田,塘井均已夷为稻田,不复存在。井南五里有一座桥,名曰“兰芝桥”,又名“徘徊桥”,起意“五里一徘徊”。

     与小吏港一河之隔的是焦家畈,是焦仲卿家所在地。焦仲卿的家乡在今安徽省潜山县梅城镇焦家畈,与刘兰芝家乡隔皖水相望,相距只有十多里路程。遥想当年,刘家在河东,焦家在河西,隔水而结亲,成就一对好姻缘。却不料焦母从中作梗,刘兰芝被逼还家,一步一回头,一步一哭泣,何等悲凉!焦家畈地处平原地区,附近有很多小的村庄。据说,原先焦家畈中有几户焦姓人家,是焦家的后裔,但大多已迁往外地。传说中焦仲卿的住宅焦家园,也已成为一片菜地,别无其他遗迹可寻了。

     当地传说,焦仲卿的母亲叫焦八叉,脾气凶悍。焦仲卿有个小妹叫焦月英,诗中曾提到过她,叫她“小姑”。这个小姑聪明能干,人称“能小姑”。刘兰芝、焦仲卿双双殉情后,焦母痛悔万分,无地自容。只有焦月英深明大义,出面主持丧事,将兄嫂合葬。后来,人们便将这座合葬墓称作“孔雀坟”。
4ab831adh78604ce551d6&690.jpg
发表于 2011-5-28 21:06 | 显示全部楼层
将能干要强的小姑娘称为“能小姑”,这是赞美焦仲卿妹妹的
谢谢楼主,欣赏了
发表于 2011-5-29 15:25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 要不潜怀两县一起打造孔雀文化?潜怀两县联姻的从古到今太多了,我的身上流淌的就是潜怀两地的血液。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潜山热线天柱山5A风景区

QQ|小黑屋|手机版|Archiver|潜山热线论坛 ( 皖ICP备07500314号-2 )
皖公网安备 34082402000066号
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:皖B2-20210524号

GMT+8, 2024-5-6 15:37 , Processed in 0.073842 second(s), 24 queries .
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
Copyright © 2001-2021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