养生胜地
天柱山森林覆盖率高达97%,自然环境得天独厚,无山不绿,有水皆清。说它是一座绿色博物馆、天然大氧吧一点也不过分。如果攀爬起来,天柱山老少皆宜,张弛有度。从海拔100多米的山麓到海拔近1500米的山顶,随时都可以尽可能地大口大口呼吸新鲜的负氧离子,比起医学洗肺效果更佳。
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们对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,于是科学学科里多了一门养生的门类。事实上,中国最早的道术就有养生的成分。东汉末年,左慈、葛洪等道教名家就已经在天柱山炼制丹药,追求长生不老,创造了我国最早的炼丹术,其初衷与今天的养生学不谋而合。后来炼丹术与天柱山气功相融合,形成了养生功。左慈没有长生不老,终归成为古人,而天柱养生功却传承了近两千年。 如果说养生功的功效,俄罗斯《财政计划》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尼古拉就是最好的佐证。他的妻子曾经一度不孕,后来自从来了天柱山,练习养生功多年,终于怀上了宝宝。尼古拉高兴地称赞:“天柱山是一个神奇的地方,是给人能量的源泉”。 其实,来天柱山的俄罗斯人远不止尼古拉一人,俄罗斯前总理基里延科每年都要来天柱山呆上几个月,就连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嚷嚷着要来天柱山切磋拳击技艺。
地质奇观
天柱山是石头的王国,是石头垒成的山,越到山顶石头越多。那些像大力士的肌肉那样暴突的石头,还有石头和石头中间的经络,赋予了天柱山凛然不屈的阳刚气质,铮铮铁骨的威武形象。只要看看天柱山上那些奇形怪状的石头,就发现它好像地球的一个泄密者,破译着我们这个蓝色星球上亿万年的奥秘。 在天柱山国家地质公园近420平方公里范围内出露大量高压、超高压榴辉岩、硬玉岩、榴闪岩、大理岩、片麻岩,串珍珠状分布,保留有全球揭露面积最大、暴露最深的高压-超高压变质带,成为开启地球大陆学的一把钥匙,是全球研究大陆动力学的最佳地区之一,被科学界称为一大奇观。在此发现的“东方晓鼠”、“潜山安徽龟”、“大别山古脊齿兽”等距今6000万年的古新世纪中晚期古脊椎动物化石多达50多种,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世界最重要的古新世脊椎动物化石产地。

天柱雪景
山是最接近自然的地方,冬季到天柱山看雪景,有一种城市所没有的清灵。
天柱山冬天降雪时间长,降雪量大,每年从11月下旬至次年3月中旬近6个月时间可见降雪,初雪和终雪之间日数平均在120天,最大积雪深度约20㎝,谷壑中达1米以上。雪飘着,没有风,便成了飘逸的慢舞,从眼前的一片片到远处的苍茫茫,莽莽的山脉和层层的梯田起伏在雪中更显龙形。尤其是那层层的梯田,有雪作背景,立体感便更见深刻。山间静极,雪花落地时的声音一如天簌,还有脚踩在雪地上咯吱咯吱的声音,好象也是立体的,足以响彻山谷。 雪后,天柱山地面和高空由于受高气压控制,风速减小,大气压凝集稳定,此时的低压最容易形成积存云,影响范围广,持续时间长,在云层丰富时,便出现茫茫云海。有时汹涌澎湃,卷起千堆雪,有时激浪奔腾一发不可收;有时风平浪静,重重叠叠,紫气岚光,海市蜃楼诸景美不胜收。雪霁、冰凌等雪景也一应俱全。 天柱山群峰高耸,对北方寒冷气流南下起到屏障作用,天柱山冬季平均气温在ˉ2℃,海拔每百米递减0.4℃,即使是数九隆冬,天柱山也并不让人觉得寒冷。 事实上,天柱山雪景不止这些,一些自然天成的“雪山”看上去更加美妙。天柱山花岗岩长石体经过长期分化形成的“六月雪”、“天柱晴雪”可以算得上“五月六月寒常往,千年万年雪不消”。(daixu) |